带你一文了解聚焦离子束(FIB)加工技术 发布时间:2025-11-10
在微观尺度上进行精细操作是科学和工程领域长期面临的重要挑战。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 FIB)加工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该技术通过将离子束聚焦至纳米尺度的束斑,利用离子与样品表面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材料的局部刻蚀、沉积以及改性,从而在纳米加工领域展现出重要价值。金鉴实验室作为专注于材料分析领域的科研检测机构,具备专业的FIB技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测试服务。

FIB技术的基本原理
FIB加工技术的基础是离子束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系统通常采用液态金属离子源(如镓离子源)或气体场离子源(如氦、氙离子源)产生离子。这些离子在加速电压的作用下获得动能,随后通过电磁透镜系统聚焦成纳米尺度的束斑。
当高能离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时,会与材料原子发生碰撞,通过溅射效应移除表层原子,从而实现微区刻蚀。若在加工过程中引入特定气态前驱体,离子束可诱导气体分子在样品表面发生分解,实现局部材料沉积,例如沉积碳、硅或金属等材料。
该技术兼具"增材"与"减材"加工能力,在微纳尺度结构制备与改性中具有较高灵活性。金鉴实验室配备专业的FIB测试设备与技术团队,能够对FIB加工过程及结果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与分析。如需相关检测服务,可联系金鉴检测顾问188-1409-6302。
FIB在芯片领域的应用
在半导体行业,FIB技术已经成为芯片失效分析和电路修改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芯片制程工艺不断迈向更小的纳米级别,传统检测手段已难以满足需求。FIB技术通过其纳米级的加工精度,能够精确暴露芯片的内部电路,让工程师可以直接观察微观结构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FIB技术与能谱仪的结合,可以准确检测和分析污染物成分,帮助确定失效是否源于工艺过程中的污染问题。金鉴实验室在FIB测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实验室拥有一支由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和资深技术专家组成的团队,能够针对不同的材料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精准的TEM样品制备技术
在材料分析领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研究材料微观结构的强大工具,而高质量样品的制备一直是技术难点。FIB技术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成为制备TEM超薄样品的关键方法。

传统的TEM样品制备方法往往难以精确定位到特定的微观区域,而FIB技术则实现了"靶向制样"的突破。技术人员可以首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精确的样品定位,然后通过沉积保护层来保护感兴趣的区域。接着,利用Ga+离子束切割出包含目标区域的薄片,并使用精密的机械臂将其转移至TEM载网上。最后,通过低能离子束对薄片进行双面减薄,逐步将样品减薄至纳米级别,获得表面光滑、厚度均匀的高质量TEM样品。这种制样方法不仅精度高,而且整个过程可视化,使研究人员能够有效控制样品质量,因此在半导体、金属、陶瓷等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金鉴实验室在进行TEM制样时,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操作,确保每一个测试环节都精准无误地符合标准要求。
微纳结构加工的无限可能
FIB技术的直接加工能力为微纳结构制备提供了强大支持。利用FIB系统,研究人员可以直接在材料表面刻蚀或沉积出所需的图形,制备出各种复杂的微纳尺度功能结构。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确的控制,FIB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二维平面图形结构,还能构建复杂的三维微纳结构。这种能力在光子学、等离子体激元学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制备出特殊的纳米天线,用于操控光在纳米尺度的传播;或者制造出微小的机械结构,用于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现象。这些微纳结构不仅展示了人类在微小尺度上的制造能力,更为新型器件和功能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可能。从调控热传导的新型热管理材料,到具有特殊光学特性的超材料,FIB技术正在帮助科学家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
结语
从芯片修复到微纳结构制备,FIB技术以其独特的纳米级加工能力,在众多前沿科学和工程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该技术不仅帮助科学家揭示物质世界的奥秘,也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创新。金鉴实验室的专业服务不仅限于测试和认证,还包括失效分析、技术咨询和人才培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金鉴将继续秉承着专业的服务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材料分析行业贡献我们的力量。


